新郑市基层政务公开
新郑市教育局 县级
2024-08-09 2024-08-09
双线四包严把五关确保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控辍保学工作部署,促进新郑市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不断完善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高质量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任务目标,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有关工作的通知》(豫教组秘〔2024〕7 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网〔2024〕41 号)文件精神,新郑市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积极谋划,精准实施控辍保学措施,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管理,确保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持续稳步推进。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一)坚持社会层面宣传教育常态化。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协调生源所在地乡镇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和村委会(居委会),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开学前、节假日前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使村(居)委会、相关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认识到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必须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二)坚持学校层面宣传教育制度化。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法律法规,并告知家长学生辍学的危害,告知家长切实履行控辍保学责任。

(三)坚持特殊群体宣传教育定向化。对于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加强对其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家校合力提高家庭对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意识。

二、强化机制建设,压实各方责任

控辍保学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大任务。新郑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市级层面,坚持顶层设计。

(一)市政府牵头整体部署。下发《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郑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市级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行“双线四包”(“双线”即通过政府层面(乡镇政府或办事处、管委会、村委会或居委会)和教育层面(教育局、中心学校、学校)两条线;“四包”即在“双线”的基础上,市级层面实行市领导包乡镇(办事处、管委会)、乡镇(办事处、管委会)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领导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包重点户的工作机制,在教育层面实行教育局领导包乡镇、乡镇中心校领导包学校、学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的工作机制。)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力落实控辍保学各项要求,形成控辍保学工作市政府总牵头,各部门一盘棋的浓厚氛围。

(二)教育行政部门重点落实。2024年,先后下发《新郑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基础教育工作意见》,坚持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持续关注残疾儿童、困难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重点群体,重视残疾儿童教育,每年开展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提升融合教育水平,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对特殊群体儿童的关注、关心、关爱“一个不漏”。

(三)学校层面完善工作方案。各学校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坚持全面宣传与重点关注相结合,做到点面结合、上下联动、重点分包,从机制上确保学生不失学、不辍学。

三、定期开展排查,落实常态监测

控辍保学是脱贫攻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需要。新郑市历来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保学工作方针,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力度,强化制度建设,层层压实责任。一是把好“时间关”。2024年,先后下发《新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开学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新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上学期开学准备有关工作的通知》《新郑市教育局关于2024-2025学年上学期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节假日返校后等关键时间节点,明确控辍保学具体任务、重点人群和排查方式,督促学校及时更新未返校学生数据,建立关爱保障机制,实现摸清底册、不漏一人的目标。二是把好“落实关”。控辍保学重在“控”和“保”,我市在具体落实上建立入学排查制度、控辍保学联合劝返、“四书一函”(即: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幼小初毕业生升学去向备案书、义务教育责任书、控辍保学责任书和信件函告)等工作制度,确保学段衔接紧密,在学段上升过程中,确保人人入学。对于非新郑户籍学生有辍学倾向的,向其户籍所在地教育局和乡镇政府发出公函,督促其落实控辍保学责任。三是把好“台账关”。实行周排查月报告,通过学校自查、学籍系统比对等方式,对在校学生定期开展排查,尤其是对请长假、长期不到校学生予以登记造册,对疑似辍学学生建立台账,给予重点关爱和不间断联合劝返,返校后予以“销号”,时刻掌握在校学生动向。开展送教上门排查,“一生一案”详细掌握残童入学信息,为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教育指导等服务,确保应送尽送。四是把好“质量关”。加强“双减”校内减负,强化作业管理,优化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内学习和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学生在学校享受教育的快乐。五是把好“考核关”。制定新郑市初中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学校质量监控评价之中,对控辍保学工作实行评价考核,对工作开展扎实、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个人给予表彰,不断强化学校的思想认识。

按照定期开展排查,落实常态监测,明确具体任务、重点人群和排查方式,督促学校及时更新学生数据,建立关爱保障机制,实现摸清底册、不漏一人的目标,中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辍学率均为零。10月10日—20日对辛店镇、具茨山管委会、观音寺、郭店镇、龙湖镇等5个乡镇(管委会)3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和监测户家庭6-18周岁适龄人口入学情况进行排查,均在正常接收义务教育或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下一步,新郑市将继续坚持多措并举狠抓控辍保学,加强适龄儿童动态排查,强化部门联动作用,深化控辍保学联合劝返工作效力,细化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措施,将控辍保学从源头抓起,在过程中消除,切实高质量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任务目标,为建设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新郑美好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