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基层政务公开
新郑市应急管理局 县级
2021-10-17 2021-10-18
省、郑州及新郑市重点时段重点领域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一、全省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10 月 17 日上午 10 点,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由副省长武国定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周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现将会议精神传达如下: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指出,下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即将在郑州召开,省党代会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召开在即,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克服困难,聚焦发力,彻底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周霁强调,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守牢底线,要提高政治站位,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厌战情绪,主动作为,以铁心、铁面、铁腕、铁规、铁痕的“五铁”精神,抓好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隐患排查,要坚持问题导向,严守重点时段,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深入彻查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行业、高层建筑和“九小”场所、道路交通运输、建筑工地和居民住房、燃气煤气和热力管道等重点领域隐患;重在隐患整改,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态度,按照从早、从紧、从严、从细、从实的“五从”原则,坚持闭环管理,督促企业依法依规按时整改到位;重在责任落实,要以对人民群众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 产领导责任,行业部门和属地监管责任,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责任落实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要高度警惕,严防死守,全力做好黄河流域防洪防汛工作,确保黄河安全度汛。 

副省长武国定就黄河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沿黄县市高度重视,绷紧安全弦,严格责任落实,切实做好黄河防汛工作。 

省应急厅厅长吴忠华通报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今年 1 至 9 月份,全省共发生事故 741 起、死亡 616 人,其中较大 事故 19 起死亡 68 人,重大事故 1 起,死亡 18 人。其中道路运输、建筑施工、商贸制造业三个行业领域仍是事故高发区,占全省事故总数的 93.8%。受当前能源保供压力增大,秋季严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等影响,安全风险隐患更加集中叠加,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一步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统筹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强化异地督导执法检查,严肃追责问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二、郑州市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10月17日上午,全省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郑州市副市长吴福民主持召开全市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产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和市委副书记、市长侯红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安全生产工作。10 月 15 日,在全市 2021 年第三次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指出,安全是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深刻理解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抓好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清醒认识维护人民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本职本责,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基础,统筹安全与发展,加快构建与特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治理体系,确保安全发展、平安发展。徐立毅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全面提高护安全、保平安的能力水平。要突出“早”字,增强前瞻性,坚持把安全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定决策、办事情的前置程序、刚性门槛,对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重大决策、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做到安全风险评估应评尽评;各类风险问题要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坚持关口前移、工作下沉,对风险隐患常排查、常研判、常总结,定期分析、及早予以消除。要突出“防”字、增强主动性,完善智能化监控监测和预警响应体系,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宣传,提高群众安全防范能力,用法律规则规范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要突出“快”字、增强时效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应急能力水平。徐立毅要求,要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当前安全稳定工作。要以“零事故”为目标抓好公共安全,持续做好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守好“金标准”。要以“零案件”为目标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维护好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更有安全感。要以“零上访”为目标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更好回应群众关切。要一刻不松抓好疫情防控,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持续扎紧扎牢“四个口袋”,坚决守住秋冬季疫情防控底线。各级各部门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策,坚持县乡村联动,建立健全责任清单,重视支持基层,为基层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10 月 16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侯红在检查督导“双创”活动周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要高度警惕煤矿工复产中的安全生产,对 10 家已经复产的和近期准备复产的 15 家煤矿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指导服务,严格落实煤矿安全包保责任制,驻矿人员要待岗单位,推动安全保护。二要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危化品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排查,加快大中型各类罐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压实企业法人和一线岗位安全责任,抓实生产运输全过程全链条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三要深刻汲取石家庄通勤班车涉水倾覆事故的教训,交通运输行业要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坚决防范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四要持续抓好消防安全,九小场所、沿街门店、重点行业领域、高层建筑、彩钢瓦房、电动车等专项整治,对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高度关注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等引发的社区消防安全,下大力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五要做好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及时发布信息和气象提醒。重点做好建筑施工领域的防风防冻、防高空坠落,加强施工作业安全的安全检查巡查,必要时要停止施工,确保万无一失。强化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等区域打通防范工作,避免公路铁路中断情况的发生,要切实做好农业生产指导的防灾工作。侯红市长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围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加大事故警示教育制度,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促进全市整体安全稳定。

副市长吴福民强调,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把 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拿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二是要精准排查隐患,强化风险防控。要深刻汲取近期全国各地事故教训,抓住关键要害,认真分析研判,采取精准措施,着力解决隐患排查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彻底、隐患整改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安全监管。道路交通领域,要加快水毁道路除险加固,尽快排查整治道路隐患,确保安全畅通。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大客车侧翻事故教训,扎实开展公路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治理百日行动;危险化学品领域,要强化危化品全链条管控,保持严格执法高压态势;建筑施工领域,要严格资质管理,加强建筑市场整治,标本兼治消除隐患,要盯紧改扩建、有限空间施工、燃气管道,深化安全治理整顿;消防安全方面,消防部门要认真牵头,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紧盯九小场所、高层建筑、彩钢板房、多合一场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全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四是细化责任清单,强化责任落实。要参照 10 月 9 日省委常委会研究印发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党政领导分管领域“三管三必须”工作方案制定相应清单和工作方案,拿出具体化、可操作的落实举措,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压实压牢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市应急局局长任立公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今年1至9 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1起,死亡108人,受伤76人。按照行业划分,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5起,死亡63人;建筑事故21起,死亡22人;采矿业3起,死亡8人;制造业2起,死亡5人;其他工矿商贸事故10起,死亡10人。按照事故类型划分,其中高处坠落事故11起,物体打击事故6起,坍塌事故5起,触电事故3起,中毒和窒息事故3起,起重伤害事故2起,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淹溺事故、灼烫事故、其他伤害事故、顶板事故各1起。任立公指出,近期事故多发频发,进入10月份以来,全市接连发生多起事故和突发事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主体责任、属地政府监管责任和部门管理责任三个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个别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办法不多,督促检查、 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浮于表面,对事故教训警醒不够;二是隐患排查不到位,整改不彻底,个别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确,机构不健全,人员未落实,存在监管盲区;三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存在大量习惯性违章、违规施工、冒险作业等问题。任立公强调,下一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着力在压降事故总量上下功夫,要着力在落细防范措施上下功夫,着力在查改安全隐患上下功夫。 

三、新郑市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省、郑州市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新郑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恒康主持召开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我市相关工作再安排、再强调:一是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树牢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把各项防范措施做细、做实,确保全市安全稳定。二是对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零容忍,采取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复查、政府督查等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专家会诊、打非治违,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实行“零容忍”、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确保安全无事故。三是工作责任再压实、再强化,要以铁规、铁面、铁腕、铁心、铁痕“五铁”精神抓安全,压实领导、部门、属地、企业、督导责任,确保工作推动有力、行动开展有效。 

图片1.png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