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基层政务公开
新郑市应急管理局 县级
2023-02-24 2023-02-24
新郑市应急管理局多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全力迎取一季度“开门红”


春节假期结束,新郑市辖区内各企业陆续按下“快进键”,快马加鞭拉满复工复产“进度条”,奋力冲刺“开门红”。面对生产设备重新启动故障易发频发、节后员工容易思想松懈等诸多风险,新郑市应急管理局主动谋划,聚焦复工复产后主要风险,靠前上门指导,开展点对点提醒提示,深入企业查险除患,盯紧看牢复工复产基本盘,毫不放松抓好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工作

一、“线上+线下”深化安全教育,把好复工复产“方向盘”。 

2月3日组织全市规上工贸企业200余名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进行复工复产“安全第一课”线下培训会,同时2月3日至24日全覆盖式对各辖区企业开展2023年“开工第一课”线上专题讲座。采用“线上+线下”双重培训模式,通过收听收看警示教育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委派专家授课指导、执法人员24小时线上答疑等方式,围绕复工复产“六个全面”,即:全面上好“开工第一课”、全面制定一套复工复产方案、全面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全面签订一份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全面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前“六个到位”,即:全员安全责任明确到位、人员思想状态到位、设备检修维护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风险辨识管控到位、企业内外环境治理到位。

图片1.png

 二、强化监管,深化安全服务,用好复工复产“指挥棒”。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通过强化分类指导和因企施策,各执法中队深入企业,明确安全管理执法“柔性化”“服务化”“透明化”“规范化”,精准执法与服务并重,依法开展包容审慎执法,把“首查不罚”纳入安全管理执法考量范畴,让执法更有温度。重点检查复工复产企业设备设施运转状况、特种作业管理、钢铁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因素较大领域,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到位,对无法现场整改的开展多轮次“回头看”加压督导,确保辖区内安全隐患“清零”后才能正常复工复产。截止22日,累计成立督导组245个,排查企业3407个,查处隐患4169处,整改到位4094处,印发提示函5份。

图片2.png

    

三、创新服务管理,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一是大幅简化审批许可,优化许可流程。按照省、市政务服务要求,在确保审批质量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压缩办理时限,精简审批材料、创新审批方法,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服务人民群众”为工作目标,以政务服务的提速增效为抓手,持续提升危化审批工作效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为营商提供安全稳定环境。二是加强事前指导服务,答疑解惑。局领导定期走入服务窗口、解读法规政策,对常见错误进行提示,帮助化解难题,帮助企业发现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并制定管控措施,使企业对危化品经营管理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审批给予了更好配合。三是创新工贸行业的管理,创设微信群,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及时掌握企业需求,逐一进行“把脉问诊”,制定“一企一策”复工复产帮扶方案,实施分管领导负责推动、相关责任干部点对点服务、人盯人推进。

图片3.png


四、加大宣传广度力度,强化安全“防护罩”。多渠道扩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覆盖面。与融媒体中心联合,积极拓展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宣传渠道,通过新郑电视台、官微“新郑发布”、“新郑融媒”、“云上新郑”APP等系列新媒体平台,采用飞播、漫画、动画、3D影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多维度、高频次面向全市广大群众推送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电梯安全、公共设施安全、高层建筑安全、人员聚集场所、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领域相关应急科普知识,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创新开展《晨学一刻 应急速览》学习专题简报,每天收集汇总省、郑州市应急管理工作最新会议精神、政策解读,应急管理领域工作动态,以及应急专业知识编发全系统,至今已发布130期,以“日日不断之功”提高基层应急人员知识储备。

 

下一步,新郑市应急管理局将按照自身职能职责,在保障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企业生产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指导检查力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同时围绕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基层基础、体制机制、信息化等建设重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新郑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通讯员:新郑市应急管理局   刘雅文 冯钰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