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练基本信息
演练时间:2025年 6 月6 日 9:00 - 12:00
演练地点:具茨山景区及周边区域
演练目的:检验和提升具茨山管委会在特大暴雨灾害下的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及救援处置能力,保障景区游客与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管委会与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参演单位:市文旅局、具茨山管委会(景区管理办公室、应急办、规划科、综治中心巡防队、应急救援防火队)等相关部门。
二、演练背景
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共同影响,新郑市将出现一次特大暴雨降水过程,3 小时内降雨量达到 260 毫米。强降水可能造成山洪和地质灾害。目前具茨山景区内有游客被困,同时因洪水冲刷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险情,威胁周边定置群众安全。具茨山管委会需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三、演练组织架构
总指挥:具茨山管委会主任
全面指挥演练工作,统筹协调管委会各科室及外部参演单位行动,决策重大救援事项,把控救援全局。
副总指挥:具茨山管委会分管应急工作的副主任
具茨山管委会分管地质灾害工作的副主任
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及时向总指挥反馈现场动态,监督救援工作进度。
现场指挥组:由管委会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科科长任组长
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实时掌握现场情况,与各救援小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现场进展。
交通管制组:由综治中心成员组成
在管委会的协调下,负责关闭景区、封锁进山通道,维护交通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对周边道路进行合理管控与疏导。
救援抢险组:由应急救援森林防火队、景区管理科、规划科工作人员组成。
在管委会指挥下,负责转移受困游客和定置群众,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采取救援措施。
后勤保障组:由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
负责提供救援物资、设备,保障救援人员的生活需求,在管委会的统筹下,安排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做好物资调配与后勤服务。
四、演练场景及流程
(一)预警发布(9:00 - 9:10)
气象监测发现,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影响下,新郑市将在未来 3 小时内出现特大暴雨,预计降雨量达 260 毫米。气象、文旅、国土资源等部门发布特大暴雨灾害预警信息。
具茨山管委会应急管理科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报告总指挥。
总指挥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具茨山管委会各科室及各参演单位迅速集结,进入应急状态。
(二)景区关闭与交通管制(9:10 - 9:30)
具茨山管委会景区管理科协同交通管制组迅速行动,交通管制组到达具茨山景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关闭景区大门,禁止游客进入。同时,封锁进山通道,安排警力指挥交通,引导过往车辆绕行。管委会景区管理科通过景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景区内游客发布紧急通知,告知游客因特大暴雨景区关闭,要求游客立即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待救援转移。
具茨山管委会现场指挥组实时跟进交通管制和景区关闭情况,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游客转移(9:30 - 10:30)
救援抢险组携带救援装备,在管委会景区管理科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组进入景区,搜寻受困游客。此时,具茨山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两起求救电话,立即将信息传达给救援抢险组。
场景一:受困不敢下山游客救援
因降雨量过大,3 名游客被困在半山腰观景台,面对汹涌的雨水和泥泞的山路,内心极度恐惧,不敢自行下山,遂拨打求救电话。救援人员 A、B 迅速携带防滑绳索、雨衣等装备前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 A 一边安抚游客情绪:“别害怕,我们来了!把雨衣穿上,用绳索固定好自己,我们带你们安全下山。” 一边将雨衣递给游客,并熟练地为他们系好防滑绳索。
救援人员 B 在前方探路,清理障碍,确定安全路线后,引导 3 名游客缓慢下山。过程中,不断提醒:“踩稳了,抓牢绳索,跟着我的脚步走。”
场景二:车辆滑入路边救援
另一组救援人员接到指令,景区内一条下山道路上,一辆载有 5 名游客的车辆因路面湿滑,失控滑入路边排水沟,车身倾斜,情况危急。救援人员携带千斤顶、牵引绳等专业设备迅速赶赴现场。
到达后,救援人员 C 先查看车辆及人员情况,发现游客暂无生命危险,但被困车内无法自行脱困。救援人员 C 通过车窗安抚游客:“大家保持冷静,不要随意移动,我们马上救你们出来!”
随后,救援人员利用千斤顶将车辆支撑稳固,使用牵引绳与前来支援的救援车辆连接,缓慢将受困车辆拖出排水沟。接着,小心打开车门,搀扶 5 名游客下车,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后勤保障组在管委会的安排下,在防汛紧急避险安置点做好接收准备,为转移过来的游客提供饮用水、食品、毛毯等物资,安抚游客情绪。具茨山管委会工作人员在安置点协助后勤保障组开展工作,及时了解游客需求并反馈。
(四)地质灾害险情处置与群众转移(10:30 - 11:30)
具茨山管委会巡查人员发现因洪水冲刷,景区周边某村庄附近出现山体滑坡迹象,威胁群众安全,立即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现场指挥组迅速调派救援抢险组、乡镇干部前往险情区域。同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根据指示后勤保障组做好相关准备。
救援人员挨家挨户敲门,动员群众迅速撤离。
救援人员 B:“老乡,山体滑坡危险,赶紧跟我们走!”
村民:“我的东西还没收拾呢!”
救援人员 B:“先保命,东西以后再说,快走!”
后勤保障组将转移出来的群众妥善安置到附近的学校教室作为临时安置点,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具茨山管委会工作人员在安置点协助维持秩序,登记群众信息,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五)演练总结(11:30 - 12:00)
所有受困游客和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各参演单位集合,向具茨山管委会总指挥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总指挥对演练进行总结点评:“本次演练各部门在管委会的统筹下反应迅速、配合较为默契,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救援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环节沟通不畅、物资调配不够及时等问题。希望管委会各科室与各协作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实际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演练保障措施
物资保障:具茨山管委会后勤保障科提前准备好救生衣、应急照明设备、食品、饮用水等救援物资和生活物资,做好物资储备与调配工作。
安全保障:在演练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由管委会巡防队负责安全警戒,确保演练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
宣传保障:通过管委会官方渠道及媒体对演练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景区游客与周边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