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季,野菜就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不少市民都带上小铲子,约三五好友去挖野菜,成了春天的一件趣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野菜都能食用,有的野菜吃错了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
一、不认识的野菜不采更不吃,“不知不食”。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毒野菜。
二、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不净不食”。在采摘熟悉的野菜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环境可能污染区域采摘,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沟、公路等周边区域。即使这些地方的野菜生长茂盛,也可能早已被污染,不要采摘和食用。
三、不要盲目迷信野菜的营养价值。有些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除了已知的天然活性成分外,其毒理性研究和评价往往不完善,少量食用或可获得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的作用或许适得其反。
四、正确烹饪,适量食用。野菜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或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野菜通常比家菜更有风味。纤维、草酸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所以不要生食,要洗净、焯烫后适量食用。
特殊人群要注意
包括对野菜有过敏史,婴幼儿、孕妇、乳母以及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
温馨提示:
食用野菜后如有头晕、头痛、恶心、腹痛和腹泻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催吐,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