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基层政务公开
新郑市统计局 县级
2024-11-20 2024-11-20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第四季度持续向好压力犹存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郑州市和我市各项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高于全省、好于同期”,在六县(市)位次前移,扭转了上半年不利局面,但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保障“全年红”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一、从整体趋势看

前三季度,我市GDP完成656.2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分别高于国家(4.8%)、河南省(5.0%)、去年同期(3.3%)0.5个、0.3个、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郑州六县(市)第3位,分别低于巩义市(6.5%)、中牟县(5.6%)1.2个、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登封市(5.0%)、新密市(4.6%)、荥阳市(4.2%)0.3个、0.7个、1.1个百分点;扭转了上半年大幅回落、低位运行态势,增速高于上半年(4.0%)1.3个百分点,位次比上半年前移2位。

二、分三次产业看

前三季度,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对GDP增长贡献率为2.8%;同比增长3.6%,位居郑州六县(市)第2位,低于新密市(4.0%)0.4个百分点,与中牟县持平,分别高于荥阳市(3.5%)、登封市(3.2%)、巩义市(2.5%)0.1个、0.4个、1.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66.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6%,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7.8%,直接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4%,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位居郑州六县(市)第4位,分别低于中牟县(11.3%)、巩义市(9.6%)、登封市(7.6%)4.9个、3.2、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新密市(6.2%)、荥阳市(5.5%)0.2个、0.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5.8%,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9.4%,直接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7%,位居郑州六县(市)第1位,分别高于中牟县(3.9%)、荥阳市(2.9%)、新密市(2.8%)、登封市(2.7%)、巩义市(1.8%)0.8个、1.8个、1.9个、2个、2.9个百分点。

郑州市及六县(市)三次产业占比情况。前三季度,郑州市三次产业比为1.5:40.9:57.6,我市为3.6:40.6:55.8,中牟县为5.6:25.5:68.9,巩义市为1.3:61.8:36.9,荥阳市为6.0:47.7:46.3,新密市为3.3:51.3:45.4,登封市为5.1:49.4:45.5,我市产业结构与郑州市最为接近。从占比情况看,我市第一产业占比位居六县(市)第4位,分别低于荥阳市、中牟县、登封市;第二产业占比位居第5位,分别低于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第三产业占比位居第2位,低于中牟县。

三、从九大行业看

两大行业增速高于GDP。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8.4%,比GDP增速分别高2个、3.1个百分点。四大行业对GDP的贡献最大。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其他服务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分别达到37.5%、20%、12.2%、10.3%,四大行业增加值合计对GDP的贡献达到80%。两大行业对GDP的贡献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8.9个、3.3个百分点,对应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6.4个、5.6个百分点,提高点居九大行业前两位。

四、分支撑指标情况看

前三季度,20个GDP支撑指标中(不含金融业),我市仅有3个指标增速位居郑州六县(市)第1位(批发业销售额-0.4%、商品房销售面积7%、电信业务总量12.3%),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10.74%。

2个指标增速居第2位(餐饮业营业额4.5%、规模以上其他运输业营业收入16.1%),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1.8%。

3个指标增速居第3位(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3.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3.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14.4%。

7个指标增速居第4位(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1%,零售业销售额6.8%,公路运输总周转量0.6%,邮政业务总量17.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0.2%),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44.56%。

3个指标增速居第5位(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6.1%、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9%、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10.2%),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16.85%。

2个指标增速居第6位(住宿业营业额-2.2%、建筑业总产值2%),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为6.95%。

整体看,我市排名前三位的支撑指标只有8个,对应行业增加值共占GDP的比重仅为26.94%,优势指标个数少、占比小,支撑乏力。

五、下步举措

结合主要经济指标前三季度实际完成、10月当月平台上报和四季度当季基数情况看,支撑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其中,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单位零售额、建筑业总产值均未实现既定预期,对应缺口需在四季度进行弥补;10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单位零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最终预计增速分别较9月当月回落15.2个、5.2个、21.2个、42.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单位零售额、建筑业总产值等指标四季度当季基数均超过季均总量,且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单位零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四季度当季基数分别比三季度当季增长24.5%、5%、43.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初步测算,若要完成全年GDP增长7%左右(总量约890.4亿元)的目标,倒推四季度当季增速需达到12%以上,总量需234.2亿元。尽管任务艰巨,但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经过全市上下努力奋斗,是可以实现的。从规律上看,一般来说,分季度看,第四季度GDP为全年最高,今年四季度实现234.2亿元也是符合规律的。从宏观环境上看,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释放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振居民信心、支持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纷纷上调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全国、全省、郑州市和我市四季度经济必然上行。因此说,今年四季度实现预期目标,是完全有条件、有基础、也是完全可行的。

下一步,全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相关行业部门,要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利用年底前仅剩的一个多月关键时间,早谋划、早部署,抓住最后三次联网直报月报关键环节,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一是一产要持续加力,力争实现目标。前三季度,一产对GDP贡献率(2.8%)与上半年持平,四季度要紧盯目标,持续发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要力争达到14%。二是二产要发挥好压舱石作用,稳住基本盘。工业、建筑业要保持良好态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长12%、建筑业目标增长8%、建安投资目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要扭转自6月起持续回落态势,力争实现全年增长13.1%目标。三是三产要挖潜增效,多做贡献。批零住餐业要加快释放活力,全年社消零增速要力争达到9%、批发业销售额增速达到6%、零售业销售额增速达到12%、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到10%。房地产市场要继续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到10%。服务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支撑。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达到3%、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达到20%、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达到30%、邮政业务总量增速达到40%。交通运输业要积极作为,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达到23%,全年增速需高于郑州市平均、位次进入郑州市第一梯队,对全年GDP核算形成有力支撑。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