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水利工作,对推进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具有重大意义。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水利发展和安全,锚定“四高四争先”,全面深化“三标”活动,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着力打造幸福河湖,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郑实践作出新的水利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谋划实施水利工程项目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谋划作为重要责任和主攻方向,集中更多精力研究上级政策,凝聚全局力量争取资金项目,进一步谋深做实2025年水利重点项目,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确保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1.全力推动已谋划项目落地实施。以计划投资1.6亿元的后胡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的五虎赵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投资9178.97万元(拟发行专项债券5800万元)的望京楼水库加固提升及供水工程、计划投资2600万元的黄水河排涝工程4个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快推动计划总投资16.67亿元的6个领域22个重点项目进度,抓紧完成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成熟可靠,争取未批项目早批复、已批项目早招标、招标项目早开工。其中,望京楼水库加固提升及供水工程2025年要通过审核,债券发行到位;黄水河排涝工程2025年要力争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开工建设;后胡、五虎赵水库防洪能力工程全力做好上级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
2.动态做好2025年新项目谋划工作。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的思路,强化“大干水利、干大水利”导向,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引调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水生态保护修复、地下水超采治理、农村供水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动态性持续做好2025年水利重点项目谋划工作。
3.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进度。进一步督促加快赵家寨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农村饮用水地表化项目等在建工程施工进度,争取项目尽早完工发挥效益;抓紧完成罗垌水库加固提升工程开工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程量。
4.科学编制“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聚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水利建设实际,全面摸清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梳理重点任务,提出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确定重点项目,科学编制“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同时,做好与上位规划衔接,争取更多水利项目纳入上级规划大盘子,取得资金政策支持优势。
(二)妥善做好南水北调工作
1.积极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建设。根据郑州市2025年调蓄工程进度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2025年工程立项审批完成后,我市年度重点工作为安置区建设、维稳及地方协调。我们将根据郑州市整体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2.稳妥实施移民后扶项目。计划争取中央和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540.54万元,谋划申报实施郭店镇新李营村群众活动中心、郭店镇山根村群众活动中心、郭店镇新李营村小学操场基础设施改造、郭店镇冯寺村生产用地护坡、薛店镇观沟村充电桩、梨河镇黄甫蔡村村内道路等中央水库移民扶持资金项目6个,总投资约320万元,谋划实施辛店镇化雨庄村范河、小靳庄自然村村内道路工程、裴商庙村太阳能路灯工程、刘湾村村内道路工程、军李村太阳能路灯等地方水库移民扶持资金项目5个,总投资约220万元。
3.科学做好供水调水工作。抓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做好全年度供水工作。做好年度水费收缴工作,加强配套工程管线巡查,确保配套工程正常供水。
4.继续推进干线影响处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乡镇部门协调,按期完成南水北调总干渠防洪影响处理郜庄沟、十里铺沟、孟家沟、庙后李沟项目工程建设任务。积极向上级申报国债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对暖泉沟进行防洪影响处理整治,确保我市境内总干渠运行安全。
(三)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节水优先,落实四水四定,深入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计划用水、取水许可、定额管理、水资源论证等制度落实,高质量完成节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对接,积极协助完成年度水资源税征缴任务。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水行政许可审批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强化水资源监管。深入开展违法取水专项整治行动,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整治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取用水,进一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扎实做好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和用水统计工作,根据《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建立违规取水问题线索排查整改常态化机制的通知》精神,利用河南省取用水管理平台建立健全违规取水问题线索排查整改常态化机制,加强取用水监督检查,采取“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持续加强取用水户的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和处理超许可、超计划、不按审批用途用水问题,严格按照整改时限不折不扣完成好整改提升阶段任务落实,并督促377个用水户完成季度水量填报及审核工作。持续推进地下水压采,2025年计划压采地下水约400万立方米,高质量完成郑州市下达的“十四五”地下水压采任务。积极谋划申报2026年新郑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约4000万元,主要内容为通过新郑市第二水厂供水管网延伸,置换龙湖镇山后杜水厂及107国道以西17个行政村约4.28万人的地下水源,缓解龙湖镇地下水超采问题。加强对雨水、再生水、采矿排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3.加大水政监察执法力度。按照《河南省水利厅 河南省司法厅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实施意见》(豫水政〔2024〕1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压实水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做好水行政执法职能回归机关工作,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确保水事违法行为及时发现、依法打击、精准防控。
4.广泛开展节水用水管水治水宣传活动。利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载体,通过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知识丰富的节水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水护水意识,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以“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坚持将普法工作与水利工作相结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四)坚决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1.加强水库河道运行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扎实做好水利工程日常巡查和安全监测,依法依规加强河湖岸线监管,不断规范河道蓝线管理,确保水库河道安全运行。
2.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应对。认真落实省委“123”“321”防汛工作要求,锚定“四不”目标,聚集水库、河道、南水北调干渠、山洪灾害、农村供水、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突出抓好防洪预案修编、隐患排查整治、防汛责任落实、监测预警预报、超标洪水防御、山洪灾害防治、应急机制响应、防汛值班值守等关键环节,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分析小概率事件,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充足准备,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确保安全度汛,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扎实做好旱涝急转应对准备,积极主动做好抗旱应急服务,及时为群众提供水泵、电缆等抗旱物资,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3.健全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计划争取上级资金400万元,实施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山洪灾害防御、水毁工程修复、抗旱应急水源等项目,不断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五)常态化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1.纵深推进河湖长制。以河湖问题整治为目标,以河湖“清四乱”、碍洪问题整治、幸福河湖创建等为载体,持续强化河长履职尽责,严格落实“两函三单两报告”工作法,紧盯问题河流,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巡河频次,通过及时签发河长令、加强交办督办、定期巡河通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河长+”工作机制等措施,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检查,切实推动河湖问题解决,维护河湖良好水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部门共享排污入河信息,协助推动截污,保障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2.持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对在建项目年度跟踪检查全覆盖。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推进年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时完成具茨山李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平方公里。
(六)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四化”,积极谋划实施2025年度农村供水工程集中连片系统维修养护项目,全力提升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全面推进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依托市溱洧水务有限公司,建立县级专业化运维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创建年度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达标县。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排查、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农村人口饮水状况。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坚决杜绝规模性饮水不安全问题问题。强化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利用好中央、省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兜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七)不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持续优化水利行业营商环境。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好河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填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规范提升,进一步完善机制和流程,规范水行政审批行为。
三、党的建设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强化主体责任。切实扛牢抓实局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以推行清单化管理机制为抓手,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放松,切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以及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从严治党压力层层传导,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2.抓实思想建设。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安排好党组中心组学习,科学制定党员学习计划,抓好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夯实党员干部思想根基。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记录规范》,提升“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落实和质量等。抓好党建引领工作,丰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3.抓好意识形态。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深入抓好制度执行,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各项制度和机制全面落实到位。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引导、妥善处置。探索创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提升应用网络新媒体积极正面引导的意识和能力。弘扬水利精神,传播水利声音,展示水利形象。
(二)抓实基层组织建设
1.夯实党建基础。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听取党建工作专题汇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提升基层党支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规定。坚持深耕基层,积极发展党员,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选树先进模范典型、组织现场观摩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2.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按照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统筹考虑干部素质、能力、经历、专业等多种因素,选好用好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素质和结构,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注重年轻干部历练成长,树立重实干、重业绩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抓好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促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持续提升。
(三)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1.筑牢防控体系。深化廉政教育,完善重要节假日廉政提醒制度,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党规党纪宣传教育,加强日常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突出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加强水利资金安排、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监督检查,抓早抓小,关口前移,着力化解廉洁风险。
2.推动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水利行业特点,紧密结合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水利工作和重点项目,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着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量和水平。